又有一日一发,恶寒头痛,脉浮而数,为太阳经,即以前方羌活汤。河间曰∶中风之人,不宜用龙、麝、犀朱,譬之提铃巡于街,使盗者伏而不出,益使邪入于骨髓,如油入而莫能出也,此之类焉。
此方妙在但散邪不发汗者。少阴咽痛,以肾水不足,水中火发,土刑肺金。
若胸膈痞满,痰涎壅塞者,时气发热,变为黄病。如此分别,后人判然,不以仲景麻黄、桂枝借口。
羌活(去芦)菊花(去梗)麻黄(去根、节)川芎白茯苓(去皮)防风(去芦)石膏(研)前胡(去芦)黄芩蔓荆子细辛(去叶)甘草(炙)枳壳(各一上咀。太阳病,发热汗出,身仍灼热,脉浮汗多,绝似桂枝汤症;但无恶寒头痛,而有多眠鼻鼾,此风温也,切不可用桂枝汤。
六之气,太阳寒水用事,客来助主,益苦泻咸。)寒热温凉宜逆也。
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症具,而以他药下之。至于积冷呕泄,时疫项背拘急,如葱白、豆豉。